互聯網藥品信息證書編號:(蘇)-經營性-2020-0005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
蘇B2-20150023 Copyright ?南京瑞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2003-2025 3g3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師支持:北京易歐陽光律師事務所
除顫監護儀在心臟病患者突發事件的搶救過程中,是挽救急重病人生命的一項重要儀器。因而是疾病急救中心、醫院急診科、ICU、CCU、手術室及事故搶救現場必不可少的急救設備之一。部分醫療機構的神經內科、老年病房、透析中心等部門,也陸續配備了除顫監護儀,這對于挽救急危重病人的生命,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手動除顫器1962年正式用于臨床,半自動除顫器AED,
80年代進入臨床應用,已有便攜式AED,自動識別室顫,自動充電。90年代ICD成功應用,依據ICD原理設計的全自動除顫器1999年獲FDA認證并應用于臨床。2000年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進入中國市場。
單相波 雙相波
單相波除顫,電流只在電極之間單向流動。
雙相波除顫,電流先單方向流動,然后逆轉再流向另一方。對比單相波除顫儀使用的單相波技術而言,雙相波因其峰值電流低,而有效電流持續時間長而表現了優越的除顫特性:除顫成功率高,心臟損傷小。大量科研論文顯示,雙相波對室顫和房顫的治療成功率都明顯高于單相波。
一、按波型來分可分為:
單向除顫儀:只發出一次電流,而電流流經身體的時間由身體的電阻決定。
雙向除顫儀:在發出一次電流后,可以發出一次反向的電流,而且能夠控制電流流通的時間。這種控制傳送電流和電流時間的能力使這種設備能通過調整來抵消并配合病人的阻抗來給予恰當的治療。
二、按是否與R波同步來分:
非同步型除顫器與同步型除顫器。非同步除顫器在除顫時與患者自身的R波不同步,可用在心室顫動和撲動。同步除顫器在除顫時與患者自身的R波同步。一般是利用電子控制電路,用R波控制電流脈沖的發放,使電擊脈沖剛好落在R波的下降支,這樣使電擊脈沖不會落在易激期,從而避免心室纖顫。可用于除心室顫動和撲動以外的所有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及室性心動過速、心房顫動和撲動等
三、按電極板放置的位置來分:
體內除顫器與體外除顫器。體內除顫器是將電極放置在胸內直接接觸心肌進行除顫的。早期除顫主要用于開胸心臟手術時直接心肌電擊,這種體內除顫器結構簡單。現代的體內除顫器是埋藏式的,這與早期體內除顫器不大相同,它除了能夠自動除顫以外,還能自動進行心電的監護、心律失常的判斷、療法的選擇。體外除顫器是將電極放在胸外,間接接觸心肌除顫。目前臨床使用的除顫器大都屬于這一類型。
四、按自動化程度來分:
自動除顫與手動除顫。手動除顫是把電極片貼到病人身上后,由醫生來選擇能量焦耳對病人進行操作。自動除顫是醫生只要把電極片貼到病人身上后,它會自動檢測病人的心跳頻率,根據病人的心跳頻率自行選擇能量焦耳來除顫。
五、按輸入電流來分:
交流電與直流電。原始的除顫器是利用工業交流電直接進行除顫的,這種除顫器常會因觸電而傷亡,因此,目前除心臟手術過程中還有用交流電進行體內除顫(室顫)外,一般都用直流電除顫。
六、按配置來分:
單除顫、除顫+監護、除顫+監護+血氧
2.ECG恢復時間
除顫以后,ECG波形能夠在3秒鐘內顯示出來以便于能夠立即檢查和記錄心臟節律的變化。
3.內部極板和一次性極板。
(1)工作環境溫度:0-55攝氏度。
(2)相對濕度:15%-95%。
(3)電源:單相220V三線(帶單獨接地線);
頻率:50Hz;電池供電:機內12V,12Ah。
2、準備工作
(1)檢查電源是否有良好的接地。
(2)檢查電源電壓是否在容許范圍內,使用電池供電必須保證電池已充滿。
(3)地電纜是否正常連接,有無裸露、破損等。
3、操作規程
(1)通過“輸出能量設定”開關,選擇合適的除顫能量。
(2)根據病人情況選擇R波同步除顫或非同步除顫模式。
(3)在電極表面涂導電凝膠,注意不要讓電極膏涂到醫生手上或除顫電極手柄上。
(4)將除顫電極正確按放在病人身體某部位,電極與病人皮膚之間良好接觸,保持電極靜止并施加11-14kg的壓力。
(5)按下充電按鈕進行充電,等待除顫儀提示通電完成。
(6)調節電極安放的位置和施加的壓力合適。
(7)確認沒有其他可能形成電流回路的路徑,如監護電極盒、導聯線、床欄等,提醒所有人員遠離病人保持一定的距離。
(8)同時按下除顫電極的兩個“除顫”按鈕。
(9)檢查并打印除顫后病人心電圖,確定除顫。
1、低壓電源(或電池)問題
除顫監護儀多為交直流兩用電源。使用交流電源時,機內電路自動轉換為AC/DC功能,并同時給電池充電。當無交流電源或外出急救時,可使用電池供電。電池容量不同,監護時間或除顫次數不同,一般用戶手冊均有明確說明。
現象:開機后主要功能無響應(例如:監視器黑屏,不能除顫,不能記錄)。
判斷和維修:上述現象多為低壓電源問題。若使用電池還可以工作,一般是AC/DC電路問題。若可以使用交流電而使用電池不行,則可能是電池充電不足或失效。有的除顫監護儀只能使用電池,且這種電池具有容量指示器,操作者可很容易判斷電池容量。低壓電源本身問題,醫護人員無法排除,只能由工程技術人員維修。
2、除顫單元問題
現象:監護功能、記錄功能正常,但無法進行除顫,或充電—電擊循環速度很慢。
判斷和維修:這種現象一般不是人為操作引起,而是高壓充放電電路故障或儲能元件本身問題。若電擊正常,只是充電速度慢,多為充電電路故障;若可充上電但不能施行電擊,則放電回路有問題。儲能元件(高壓電容)損壞的機會很少見到。
3、監視器或記錄器問題
現象:除顫監護儀常見的另一個問題是監視器只顯示一條直線,無ECG顯示。
判斷和維修:這種情況原因較多,一是電極與人體接觸不良或脫落;二是ECG門限設置不當;三是導聯線有斷點;四是監視器本身電路故障等等。如果既無ECG顯示,又無法記錄ECG波形,故障多出在信號運算電路之前或人為操作引起,或記錄器本身也可能有故障;若無ECG顯示但能記錄ECG波形,則多為顯示器電路故障,且是非人為操作故障,需由工程技術人員設法解決。
4、信號處理運算單元(母板)問題
現象:在使用過程中,遇到功能紊亂,按鍵不起作用,參數無法設置和改變等現象。
判斷和維修:這種情況多為中央控制單元(又稱主板或母板)故障,且多為硬故障。對于醫護人員來講是束手無策的,有時對工程技術人員來講也無能為力。因為主板主要是由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貼片元件構成,一般無法維修,只能跟公司、廠家聯系更換。
5、電磁干擾問題
現象:屏幕顯示波形紊亂、字符抖動等。
判斷和維修:除顫監護儀本身均已采取屏蔽措施,具有一定的抗干擾能力。但高頻醫療設備、蜂窩電話、信息技術設備以及無線電/電視發射系統等有時還會對該設備的監護除顫功能造成影響。這時需要盡快判斷干擾的來源并采取相應措施,以保證設備的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