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藥品信息證書編號:(蘇)-經營性-2020-0005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
蘇B2-20150023 Copyright ?南京瑞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2003-2025 3g3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師支持:北京易歐陽光律師事務所
工作原理
拔罐,古時是用火使之產生負壓,故稱為火罐。拔罐療法,它是祖國醫學遺產之一,古代典籍中亦稱之為角法。在我國民間使用很久了。新一代拔罐器是以利用機械抽氣原理使罐體內形成負壓,使罐體吸附選定的部位,使皮下及淺層肌肉充血,刺激人體皮部、經筋、經絡穴位以達到排除毒素、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扶正固本、促進新陳代謝、調動臟腑功能最終以達到凈血血液的一種非藥物自然物理生態療法。
其吸收了傳統罐具的優點,利用高科技手段,克服了傳統拔罐的缺點,使中醫古老的拔罐法又煥發了青春。拔罐器的主要特點是罐體透明,罐內負壓可根據病人的體質情況和病情隨意調整,易于觀察罐內皮膚變化,便于掌握拔罐時間,較之傳統意義上的火罐,療效一致,但使用更安全,無燙傷之優,操作簡便,不易破碎,所以既適用于醫院,又更廣泛的適用于家庭。
拔罐器一般都是由真空罐、真空槍、連接管、說明書等組成,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操作簡單。
工具優點:
性能安全
拔罐器旋轉活塞排氣法替代了傳統的點火排氣法,無燙傷之憂,安全放心,大大方便了百姓使用,既適用于醫院,又適用于家庭。而且起罐更容易。
減輕疼痛
根據人的體形,罐口采用寬邊圓弧形特殊設計,拔罐器罐體外形采用傳統火罐(玻璃罐)形狀設計,罐口呈寬邊圓弧形,平滑、圓潤,與皮膚接觸面大。這種設計減輕了拔罐時產生的疼痛,增加了走罐時的舒適感。
攜帶方便
拔罐器罐體采用特殊工程塑料經特殊工藝制造而成,而碰撞,掉在地上也不會破碎。體積小,重量輕,攜帶方便,適合出差、旅游及野外工作者使用。
密封性好
磁針上的排氣筒內安裝了壓簧,拔上罐后閥門與氣密芯會自動關閉,避免了漏氣現象。
操作方便
罐內負壓可根據病人的耐受程度和病情隨意調節,使用起來更簡單、方便,一看就懂,一學就會,老少都能熟練掌握。
便于觀察
罐體采用無毒透明工程塑料制造而成,容易觀察罐內皮膚情況,便于掌握拔罐時間。
治療方法:
(1)留罐法:即將真空罐拔于皮膚后停留10分鐘左右,兒童3分鐘左右,皮膚細嫩者根據人體耐受度為限。待拔罐部位皮膚充血、淤血時起罐,若罐大而吸拔力強時,可適當縮短留罐的時間。病重,病灶深深及疼痛者拔罐時間可稍長,病輕或病灶淺及麻痹性疾患拔罐時時間宜短;冬天拔罐時間可稍長,夏天宜短。這是最常用的方法,一般疾病均可采用。
(2)走罐法:亦稱推罐、行罐。即拔罐錢,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膚或罐口上涂一層凡士林等潤滑油,將罐拔住,然后沿著經脈或者需要拔的線路來回推拉真空罐,至所拔部位的皮膚紅潤、充血甚至淤血時將罐起下。此法可起到拔罐與刮痧的雙重作用。適用于面積較大、皮膚平滑、肌肉豐厚的部位,如背部、腰臀、大腿等部位。
(3)閃罐法:即將真空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復多次地吸拔起下,直至皮膚潮紅。本法一般多用于不太平整,容易掉罐的部位,以及顏面等不宜留瘀斑的部位。
治療結束時,提一下真空罐尾部的活塞放氣即可起罐。
拔罐器有活塞式、抽氣式拔罐:拔罐器本身可以是無磁拔罐,可以是“N”極拔罐,也可以是“S”極拔罐,因此對于拔罐治療的部位,可使用同磁極并置拔罐法,也可以使用異磁極并置拔罐法,或使用同磁極對置拔罐法,異磁極對置拔罐法,若不管磁極的極性,則是普通的磁療拔罐器。若不使用磁石,則是普通真空拔罐器。
拔罐器的使用方法:
1、選取適當的罐體及體位,將拔罐器放在需治療的部位。
2、使用前應先將罐體上端的閥桿向上提一下,以保證氣體的暢通。
3、罐具扣于所選位置,將真空抽氣筒口套住罐體上端后,垂直提拉拉
桿次左右,達到目的適當負壓(至罐內皮膚隆起,人可耐受為度)。
4、罐具吸附體表后,將抽氣左右輕輕旋轉后拔下,輕按一下罐體活塞以防漏氣。
5、使用自拔管(將小頭一端插入抽氣筒,大頭一端套在罐體上端),把罐具入在所選穴位上,提拉拉桿4~6次即可。
6、根據病情及體位,采用留罐法:罐吸拔在應拔部位后滯留一定時間(一般為5~15分鐘),閃罐法(罐具吸拔于施治部位后,手握罐體快速外拔發出響聲,以不留印痕為宜),走罐法(罐具吸拔后,將罐自上而下反復拉動直至皮膚潮紅)及刺絡拔罐法等多種方法;
7、治療結束起罐時,將罐體上端閥桿輕輕提起(罐體吸拔力度太大,不易起罐時,可用手指按下拔罐部位外圍皮膚某一點,至氣體進入罐中)罐具便可取下。
8、拔罐時間一般為10分鐘左右,吸力大,吸拔的時間短些;吸力小,吸拔的時間可長些,一般不宜超過20分鐘。
9、治療結束時,提一下罐體上的氣門桿即可將罐體取下。
10、同一穴位,一般要間隔1~2天后再拔,不同的穴位可以連續輪換吸拔一個療程(7~10天)左右,休息1~2天,再繼續吸拔直到病癥消失。
兩手虎口交叉相握,這時左手食指是在右腕的背部,而食指尖下就是列缺穴。此穴位于三經交會處,因此不僅對于肺經,還對大腸經和任脈的經氣都具有調節作用。
列缺穴補肺益腎的功效還來源于其與任脈連接,任脈本身就是“陽脈之海”,可以補肺腎之陰虛。因此,列缺穴也沿襲了任脈的作用,對于腎陰不足引起的糖尿病、耳鳴、眼睛干澀等癥有很好的調節作用。
散熱去痛的尺澤穴
手心朝上,尺澤穴位于肘內側橫紋上偏外側一個拇指寬的凹陷處。這個穴位的主要作用是瀉熱。
因此對于肺經熱引起的咳嗽氣喘、胸部脹痛等病癥是有效的。
此外,因為尺澤穴接近肱二頭肌的肌腱,而肱二頭肌作用是屈肘,因此此穴也能夠緩解和治療肘關節的痙攣。
保健心臟的內關穴
伸開手臂,掌心向上。然后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間有兩條筋,心包經上的內關穴就在離手腕第一橫紋上兩寸的兩條筋之間。內關穴有寧心安神、理氣止痛等作用,因此經常成為中醫醫治心臟系統疾病以及胃腸不適等病癥的首選大穴。
因為內關穴十分好找,所以可以作為日常按揉的穴位,無論是走路還是閉目養神,都可以操作,對于調節心律失常有良好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氣,稍微有酸脹感即可。
防止失眠的神門穴
神門穴位于手腕內側(掌心一側),小指延伸至手腕關節與手掌相連的一側,是針灸經常取用的穴位之一。對于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舒服腰背的委中穴屈腿時,膝關節后側也就是窩的位置出現橫紋,而橫紋的中點處即是委中穴。在針灸的“四總穴歌”里提到“腰背委中求”,可見,委中是治療腰背病癥的要穴。
補血養肝的血海穴
血海位于大腿內側,請坐在椅子上,將腿繃直,在膝蓋內側會出現一個凹陷下去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則有一塊隆起的肌肉,順著這塊肌肉摸上去,頂端即是血海穴。
古代,人們不經意間發現刺破這個地方就可以祛除人體內的淤血,因此用它來治療體內淤血的病癥。它不僅能祛淤血,還能促生新血,因此才給它起名叫“血海”。
增強胃動力善待天樞穴
天樞是胃經上的一大要穴。位于肚臍旁2寸處,與肚臍同處于一條水平直線上,左右各有一穴。
天樞是大腸的“募穴”。所謂募穴就是集中了五臟六腑之氣的胸腹部穴位。因為與臟腑是“近鄰”,所以內外的病邪侵犯,天樞都會出現異常反應,起著臟腑疾病“信號燈”的作用。從位置上看,天樞正好對應著腸道,因此對此穴的按揉,必然會促進腸道的良性蠕動,增強胃動力。
1、拔罐時要選擇適當體位和肌肉豐滿、皮膚平滑、沒有毛發的部位,根據所需拔罐部位,選取不同規格的罐具,如確實需要在不平部位及毛發部位拔罐,可用和好的面圈墊在拔罐口下面,以防漏氣或選取異型拔罐。(另購)皮膚干燥,可先將皮膚濕潤后再拔罐。
2、患者在初次治療時,應先選用小拔罐,并小用拔罐,輕刺激。
3、罐子拔上后不要移動體位,在使用多拔罐療法時,拔罐與拔罐之間應保留一定距離,不宜排列過近。
4、高熱、昏迷、抽搐等急性,危重病人應先明確診斷病情以免延誤搶救治療時機
5、起罐后,局部潮紅瘙癢不可以亂抓,經幾小時或數日后,可消散。
6、起罐后局部皮膚出現水泡、水珠、出血點、淤血等現象均屬正常治療反應。水泡輕者只須防止擦破,待其自然吸收即可;水泡較大時,常提示病情較重。可在水泡根部用消毒針刺破放水,敖以消毒紗布以防感染。
7、患者精神緊張,饑餓、體位不當、或拔罐吸力過大時,患者有時會突然出現面色蒼白,惡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發冷,脈沉細,甚則神志昏迷,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脈細微欲絕等現象,此為暈罐,應立即起罐,使患者平臥,注意保暖,輕者休息片刻,飲溫開水或糖水后可恢復;重者在上述處理后如仍不緩解,可考慮配合其他治療或采用急救措施。
8、拔上拔罐以后,須詢問病人感覺怎么樣,如有發熱、發緊、涼氣外出,溫暖舒適的感覺都屬于正常反應。如病人感覺過緊灼痛。難受可能是吸拔力過大或此處不適宜拔罐,或改用小拔罐。
9、拔罐,起罐時應保持室內溫暖,避開風口,防止受涼。
2 B型真空罐內膠堵應予罐體保持牢固,如出現下移或松動,可用手或專用工具裝緊。
3真空罐使用后,常規用消毒液、酒精棉擦拭;不可浸泡、水煮或高溫處理。
4真空槍可自行拆卸,定期對槍筒內的污垢進行清理,擦凈后在膠碗周圍放少許潤滑油既可。
5真空槍抽氣量不足時可更換膠碗,安裝后繼續使用。
相關疑問及處理措施
疑問原因分析處理措施
罐療時拔不上1.膠堵或活塞密封不嚴
2.真空槍和真空罐鏈接過緊或不垂直1.檢查后重新安裝
2.真空槍口輕輕套住真空罐頂部并保持垂直
拔上罐后慢撒氣:
1.膠堵密封處有異物
2.拔罐部位皮膚松弛、汗毛較重
3.罐體某處有裂痕
4.皮膚干燥1.清洗異物確保氣封處嚴緊
2.使用膠泥
3.更換真空罐
4.用濕毛巾濕潤皮膚
真空槍拉不上氣或拉桿不動1.槍筒內有污垢
2.潤滑不好1.清潔槍筒
2.更換潤滑油